没能将“成功”写进年终总结的他们|中新人物
中新网北京1月1日电(记者 刘星晨 岳川 赵一凡)如何定义“成功”?我们总习惯用到圆梦这类的词汇。但遗憾也是渴望的外化,其中夹杂着一种想变得更好的冲动。2024年,奥运之年,这一点展现得尤为清晰。
竞技体育向来不缺少胜利者,也从来不只有胜利者。赛场内外,那些人一样倾尽所有,向梦而行。
今天,我们来讲几个“小”故事。
“没关系大力士,我们钓鱼去”
回国前,石智勇规划好了假期生活:钓鱼。米级翘嘴是他梦寐以求的一个鱼种。举重外,石智勇偏爱这种能心定的休闲项目。与过往不同,小爱好这次要帮他走出阴影。
前两届奥运会,从69公斤级升到73公斤级的老将收获两枚金牌。在石智勇看来,巴黎奥运会或是谢幕之战。
这位练了21年举重的老大哥被队友们围拢至中间,举起五块重量不轻的圆形金属,他笑称自己是金牌数量最多的运动员。合照的前几天,石智勇经历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比赛。
南巴黎竞技场6号馆,举重男子73公斤级比赛。石智勇最大的对手是印尼小将朱尼安斯亚,比他小10岁。抓举举起165公斤后,石智勇领先10公斤进入挺举环节,算是个梦幻开局。
“腰还好。”当天在后台挺举举起180公斤后,石智勇给了自己一个心理暗示。备战巴黎周期时,他对于腰伤始终小心翼翼,摸索着杠铃重量与疼痛的临界点。
腰椎间盘突出、胸椎多阶段膨出、颈椎多段突出,腰椎间盘消失掉几块,为了再战一届,石智勇婉拒了医生的手术通知书。“大考”来临前不久,石智勇才回归赛场,356公斤的总成绩与他在东京创造的世界纪录差距不小。
大腿内收肌肌肉断裂。这是最终留在他“大考”试卷上的文字。
“站上奥运赛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这是石智勇最原始的想法,为此他付出了所有。在这条微博下,他还附了几张照片。硬汉趴在治疗床上,背上虾脚一样地扎了两排针,用过的针被装在5升的矿泉水瓶里,足足装满两个。从年初到奥运会,石智勇打了50多针封闭以缓解痛感。
他还在愧疚于比赛的失利,但评论区里,网友们却都在说:“没关系大力士,我们钓鱼去。”
父亲的战斗
奥伦·斯马贾是个父亲,但他的儿子在加沙战斗中丧生了。
经历丧子之痛两个月后,这位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柔道奖牌获得者以教练身份来到了他的“战场”。
赢下巴黎奥运会柔道男子100公斤以下级别铜牌后,彼得·帕尔特奇克径直走向了他最想感谢的人。奥伦·斯马贾把头埋进弟子厚实的肩膀里,从站立到半蹲,两人深拥而泣。
彼得·帕尔特奇克的眼泪,不止为了自己。彼时,他的女儿即将出生,已过而立之年的男人要再次体验身为人父的感觉。
拿到奖牌的勇士不知道如何用言语形容心情,混合采访区内,彼得·帕尔特奇克掩面抽泣,汗水和泪水混杂,他哽咽到半天说不出一句话。
一秒钟也不能懈怠,这是彼得·帕尔特奇克成功的路径,他为国家而战、为妻女而战、为教练而战……
“我们在国内经历的这段时间,战争、伤痛、再也见不到的人们——我只想让每个人都开心。”
彼得·帕尔特奇克一把将奥伦·斯马贾搂入怀中,两人的怒吼像雄狮一般。世人能看到的,是一位即将成为父亲的人透过柔道服显现出的肌肉轮廓以及两人久久散不去的坚韧眼神。
下一个高度
李玲的床边赫然竖着一副拐杖。得知那个消息后,她嘴上说着没有很难过,笑着拿起纸巾,擦拭着从红润眼眶中溢出来的眼泪。
巴黎奥运会开幕前几天,撑竿跳名将李玲以几近残酷的方式出现在各条新闻里。
一次再正常不过的专项训练中,突然而来的无力感让她在助跑时向前跌了出去。本以为是“抽筋”的李玲收到了噩耗:腘绳肌腱断裂,这是一种让她无法在巴黎上场的大伤。谈到这次受伤,她的语气平静到好像在讲述别人的经历。
身边有人建议这位老将,至少可以去巴黎一趟,感受比赛。但李玲拒绝了,于她而言,若无法达成终极目标,巴黎之行毫无意义。“如果不能以好的状态去奥运会,那就不去了。”
这无关于感受,只关乎于突破——创造新的亚洲纪录。作为中国“四朝元老”选手,李玲不缺少荣誉,“亚洲撑竿跳第一人”的光环早已属于她。
去年杭州亚运会,早已锁定冠军的李玲将横杆设定在了4米73,一个刷新自己亚洲纪录的高度。她把头和身体埋进羽绒服里,隔绝外界干扰。三次挑战失败后,憋着一股劲的李玲留下了一句话:喜欢竿子把我抛向空中的停滞感,这是我向往的感觉。
但李玲的人生却向来不喜欢停滞,性格一直如此。想完成那个突破,她需要再熬一个四年,那时她39岁。这位已经荣誉等身的人并不想放弃,就像撑竿跳比赛在三次不过竿之前,永远有下一个高度可以挑战。
在一个奔跑的世界到来前
基普乔格的伟大,无需多言。
奥运开赛前,他许下了金牌的愿望。如果实现,这位肯尼亚长跑传奇将成为奥运会男子马拉松三连冠历史首人。
上帝和这个40岁的中年人开了个玩笑。“在训练营里集训了五个月,然后两秒钟内被对手击倒,”在跑步生涯里基普乔格第一次没能完赛。
从巴黎市政厅到荣军院,穿越法兰西的赛道基本囊括了浪漫之都的地标性建筑。但长距离爬坡和大角度坡道,让奥组委主席埃斯坦盖将其称之为“史无前例的挑战”。
叉腰跑步是体力达到临界值的一种疲劳表现,基普乔格似乎很少这样过。他边跑边走,冲着超越自己的后辈们说道,“我很痛苦,我做不到了。”
基普乔格沿着路边走了很久,难以再出现在第一集团的转播镜头里。退赛前,他停了下来,为最后的蒙古选手巴特·奥其尔加油。将跑鞋和袜子送给围观跑迷后,基普乔格转过身,登上了收容车。
不惑之年,基普乔格又体悟了一遍“马拉松就是人生”这句话。巴黎是他首夺世界冠军的地方。如今,高喊着那句“我不会停止奔跑”,他仍从这里出发。
终点在哪?基普乔格的回答带有几分传奇色彩——“破2”。这位创造过无数奇迹的男人,想的仍然是突破人类极限。在终点线外,基普乔格还有过一个不怎么切实际的幻想:奔跑的世界。在全世界都开始奔跑的那天,他会心甘情愿地挂起自己的跑鞋。
“我会往前看”
只差0.532分!
张博恒咬紧牙关,转过身把已忍不住泪水的队友搂入自己的臂膀,高举起双手向现场的观众击掌致意。体操男团金牌,这项阔别许久的荣誉是张博恒和队友们的执念。
因大赛经验不足,他没能搭上去往东京的末班车,巴黎备战期间,腰伤曾让张博恒在深夜躺下后六个小时仍无法入眠。开赛前,由于压力过大,张博恒牙龈严重发炎,不得不前往医院放血。
过去几年,张博恒的训练生活单调到只有三点一线。用他的话说,自己卷自己,乐在其中。
但还是差了0.532分。当镜头推上前,作为队长的张博恒拍了拍队友以示安慰,又在发布会上替身旁哽咽的人接过了媒体抛出的话题。
始终没让眼泪落下来的张博恒,在团体赛失利那晚,其实整夜未眠。他把情绪藏得小心翼翼,生怕被发现而影响队友,影响自己。
“哲学家”,这是网友们形容张博恒时常提到的词。24岁的他,似乎总能一眼看透事物背后的底层逻辑,经历即圆满。总结首次奥运之旅,他把21套动作比喻成了自己来过的证明,“我会往前看,人生旅途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
奥运会后回到母校长沙市体操学校时,张博恒本以为启蒙教练邱琦会跟他提到“遗憾”这类的词。但与很多人看到的一样,向来严格的教练也认识到了眼前的弟子,已经长大了。
一枚铜牌的重量
恩甘巴来自于喀麦隆。11岁时,她跟随家人离开祖国,前往大洋彼岸的英伦三岛。由于不会说英语,性格外向的女孩在学校里被孤立、遭遇欺凌。
每次打拳时,恩甘巴都会想起无助的自己。起初一段时间,她只能和男孩们比试。踏上拳台,那些痛苦的回忆消解在一拳一挡中,她在学习如何用强壮的身体对抗命运,“拳击会有起有落,就像生活中的一切一样。”
参加巴黎奥运会,恩甘巴没有代表喀麦隆和英国,而是成为了难民代表队的一员。
辛迪·温纳·詹库·恩甘巴(DJANKEU NGAMBA Cindy Winner),名字里带着赢家(Winner)字样的拳手,帮助难民奥运代表团赢得了历史首枚奖牌——女子75公斤级拳击铜牌。
首轮对阵加拿大选手,恩甘巴等待成绩时下意识地提前往前迈了几步。险胜对手后,惊讶、雀跃填满了她的情绪。根据奥运会拳击项目规则,1/4决赛取胜东道主选手晋级四强后,恩甘巴便已经创造历史。
“获胜的是,辛迪·恩甘巴!”当名字在罗兰·加洛斯体育场内响起,恩甘巴双手指天,目光坚定。
如何定义这枚铜牌的分量?官方资料显示,它的重量是455克。而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眼中,它承载着“向全球超过一亿的流离失所者传递希望的讯息”。
胜利到来前,这种讯息所展示的是泥泞、粗糙以及不被人知晓的苦楚。经历这些,被看到,被誉为伟大。
某种程度上,这是无数人的写照。让自己被看到的过程里,你要学会如何在一次次失败后不被打倒,再站起来。
冠军只有一个,但获得胜利的人,绝不止于此。竞技体育如是,人生亦如此。
走过2024,或有遗憾,或有荆棘,但希望有那么一句话可以鼓励到你:那不是我的“黑历史”,那是我的来时路。(完)
- 专题:中新人物
体育新闻精选:
- 2025年01月22日 13:56:03
- 2025年01月22日 13:52:08
- 2025年01月22日 11:19:13
- 2025年01月21日 19:00:17
- 2025年01月21日 11:51:02
- 2025年01月21日 09:43:28
- 2025年01月20日 16:02:25
- 2025年01月20日 11:31:04
- 2025年01月20日 10:19:11
- 2025年01月19日 20:13:38